【大成報/記者于郁金/臺南報導】智慧養魚時代來臨!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主任陳宗嶽率領團隊,花了3年多時間,開發出全自動「智慧魚苗生產系統」,比傳統人工育苗大幅減少6成以上人力,未來技術移轉給養殖業者,將可改善養殖人口老化、人力短缺的問題,榮獲科技部2021「未來科技獎」。

全自動化育苗 育成率提高10倍
成大「智慧魚苗生產系統」位於安南校區的實驗養殖場,也是全台首座全自動化養殖魚場,由生科系主任陳宗嶽帶領郭正元、廖紹文等20名團隊,包括生物科技、養殖、自動化機械、資工、通訊及資安等跨領域人才一起研發。

目前以石斑為主要實驗魚種,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個步驟全都自動化,可以自動偵測魚苗尺寸大小,自動給予適合大小的藻類、餌料生物(輪蟲、豐年蝦、橈腳類),把魚苗從一個小黑點養殖到1至2寸大,育成率更可穩定達到3%-5%,比一般育成率千分之3提高逾10倍。

減少6成以上人力 改善養殖困境
陳宗嶽表示,傳統人工育苗方式,1個魚苗養殖場需要3至4名人力照顧,智慧育苗方式,1個人將可控制3至4個場,透過手機也可以監控,大幅減少6成以上的人力,可改善養殖人力短缺的問題,此外,智慧育苗把傳統室外場移到室內養殖,有冷氣空調,人員不會日曬雨淋,加上智慧育苗參數傳承下去,即使是新手也可以達到穩定的育成率,可吸引年輕人投入,幫助產業永續發展。

生科系研究助理廖紹文說,9年前曾創業經營石斑育苗場,傳統養殖場雜事及不穩定因素多,一天 24小時都要注意,應付突發狀況,沉重壓力下,健康亮起紅燈,才輾轉到成大擔任研究工作,如今協助研發智慧育苗,對於新手投入養殖業樂觀其成。

榮獲未來科技獎 助養殖智慧化
成大「智慧魚苗生產系統」今年榮獲科技部「未來科技獎」,該獎項由產學研各界參與投件,評選重點包括「科學突破性」及「產業應用性」,今年共有逾500件報名,最終選出100件,此次為陳宗嶽團隊繼2019年以「降低魚隻殘食率之方法及組合物」獲獎後,第2次得獎;目前「智慧魚苗生產系統」已與1家光電公司完成簽約技術移轉,另有3家接洽中,未來將幫助養殖業逐步邁向智慧化。

國立成功大學今年90週年校慶,相關活動訊息請參考成大90校慶官網(https://90th.ncku.edu.tw/)查詢。

本文來自: http://n.yam.com/Article/20211110263527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alentfws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