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市食安處啟動「食品容器具或包材稽查專案」,查核4家食品容器具製造業者及5家大賣場、超市、烘培材料店。(圖:食安處提供)
中市食安處啟動「食品容器具或包材稽查專案」,查核4家食品容器具製造業者及5家大賣場、超市、烘培材料店。(圖:食安處提供)

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啟動「食品容器具或包材稽查專案」,查核4家食品容器具製造業者及5家大賣場、超市、烘培材料店等販售場域,一共抽驗10件食品容器具,包含餐盤、碗、包裝紙袋、烘焙用品、竹筷、竹串等,檢驗結果全數合格,後續將持續稽查,把關食安與健康。

台中市食安處表示,為維護市售食品容器具衛生安全,這次專案派員到大賣場、超市、烘培材料店等下游販售端,抽驗7件食品容器具,並到製造源頭端抽驗3件,檢驗螢光增白劑、甲醛、塑化劑、耐熱溫度及溶出試驗等項目;另外,也針對食品容器具製造場所,查核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及食品業者登錄等項目,查核結果都符合法規規定。

食安處提醒,自106年7月1日起製造的食品容器或包裝,如果食品接觸面含塑膠材質者,業者均應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,標示產品品名、材質名稱、耐熱溫度、淨重及容量或數量、負責廠商資訊、原產地、製造日期等,且應同步揭露產品為食品接觸用途以及重複或一次使用等資訊,以保障消費者獲得資訊的權利。

食安處呼籲,消費者選購時應挑選標示完整的產品,依標示正確使用,產品如發生破損、裂痕、不良變色等,應立即更換,選購前也應先確認材質名稱、耐熱溫度及使用注意事項或微波等其他警語,確保食品容器具安全。最新稽查及抽驗報告,可上食安處「食安GIS專區」查詢。(張文祿報導)

◆全國食安專線1919!食安個案檢舉及破除食品謠言請撥打1919全國食安專線